本人小张!今年26岁,在2015年8月9号的时候在大麦植发「科发源植发」3150单位,其中包括2000FUE两侧前额,750PTT前额中间,400PTT,头顶注射ST。

关于为什么选择植发,还是要长话谈起,由于本人的父亲、大伯、二伯两额都有着“超高”发际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型),所以我也难以幸免,继承了这个“强硬”的基因,高中的时候同学还给我开玩笑,你这两侧的额头,不到30岁,肯定都掉光了,当时年少无知,只是当做笑话,一笑而过。

可是从08年上大学开始,两额的发际线就慢慢上移,但是因为一直可以把上面的头发留长所以还是可以勉强的盖住,额头的两侧,从12年开始,可能是由于日常的工作经常要对着电脑,包括我本身头发比较油腻,在加上超级无敌的遗传因素,发际线已经高的无法用上面的头发遮挡住,因为这个原因,经常被同事开玩笑,原本自信很爱拍照的我,也开始变的有些自卑,拒绝拍照片,而且每次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都觉得对方在看自己的头发。另外广州这边的风也比较多,有时在出门遇到大风整个头发被吹起的时候,真的有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感觉。

下附一张正常时候的照片

当时上大学在宿舍照的

2014年8月的时候,我偶然见到一个同事,看到他的头发像用笔画出来的一样,非常整齐(当时应该是术后一周),才了解到他刚做了植发,以前我一直都以为植发是骗人的。但是跟他了解之后,发现还是挺可靠的,包括后来看到他6个月时候的效果,基本和正常的头发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我也有了想植发的年头,但是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父母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认为这是骗人的,而且是在头上做手术,非常的危险,后来想了想,父母年纪大了,不想让他们操心,所以就搁置了这件事情。

但是到了几年的时候,发现发际线的上移已经越来越严重,每天照着镜子,真的都是对内心的摧残,我决定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植发。

2015年7月30号,我来到广州科发源,一进医院给我的感觉完全不是像一般的医院,而是像家一样,发友们谈笑风生,医生们热情亲切,一位姓叶的医生接待了我,帮我测了头发的密度,发现前额两侧,上移严重,前额中间有些稀疏(密度值大概30多),头顶部分区域略微稀疏(密度值65),头顶两侧正常(密度值85),后枕部密封丰富(密度值150),所以叶医生建议我主要是前额两侧FUE,前额中间和头顶PTT加密。在敲定了初步方案之后,我就交了5000块钱订金,在植发之前,我做了3次理疗,发现每次做完,洗头发掉的也少了,而且头发有一种变粗了的感觉。

2015年8月9号,在做完体检,吃完午饭之后,下午14点,我进入了手术室,手术室的医生很热情,而且播放着我比较喜欢类型的音乐,让我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取发的时候会先打麻药,那个时候是比较疼的,但是不会持续太久,而且有音乐的陪伴,一会就过去了,打完麻药就开始取毛囊,具体是什么机器我不知道,但听声音嗡嗡嗡的像钻子一样,一遍钻,另外一个人取,这个时候一点感觉也没有了,取完毛囊之后,医生会拿过来跟你一起数,我是仔细数了得,基本没有差别。

取完毛囊,就是在植发的地方打麻药,个人感觉没有在后枕打的时候疼,打完就开始往上植,我感觉很快,可能中间睡着了,最后,手术历时6个小时,医生帮我包扎完,已经是晚上8点(我感觉才过去了3个小时)。

叶医生和吴医生都在外面等我,我出来之后,立刻把已经叫好的外卖端到我手中,又是倒水,又是寒暄,让我赶紧吃饭,并叮嘱注意事项,吃晚饭之后,医生给了我抗水肿药、止血药、安定片、止痛片,刚开始可能是因为睡的时候太长,加上伤口疼痛,非常难受,但是吃了止痛片和安定片之后,就好很多了,晚上睡的也很好,第二天下午,医生给拆了绷带,开了一些药(头孢,非那雄胺片,蔓迪米诺尔酊),和营养液 洗发香波,第三天第一次清洗。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我植发的时候碰到了3个台湾人,他们都是在台湾有同乡做过,才慕名而来,他们说台湾现在还停留在FUT技术阶段,而且植的密度一般也就1000单位,手术费的价格相当于大陆的2000多个单位了,这个也让我再次坚信,选择科发源是正确的。

手术前

术后清完血痂

术后九天

术后12天

术后两个月

术后四个月

术后五个月

术后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