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虽然这个名字看起来生疏,实际上在许多药物中都有存在,是一款应用广泛的药物,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螺内酯不良反应有哪些。

螺内酯的作用

1。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图片来自网络

螺内酯不良反应有哪些

1。高钾血症,最为常见,尤其是单独用药、进食高钾饮食、与钾剂或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等以及存在肾功能损害、少尿、无尿时;即使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仍可达8.6%~26%,且常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故用药期间必须密切随访血钾和心电图;

2。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尚有报道可致消化性溃疡。

3。低钠血症,单独应用时少见,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发生率增高;

4。抗雄激素样作用或对其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长期服用本药在男性可致男性乳房发育、阳萎、性功能低下,在女性可致乳房胀痛、声音变粗、毛发增多、月经失调、性机能下降;

5。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药可发生行走不协调、头痛等。

图片来自网络

螺内酯的注意事项

1。用药前应了解患者血钾浓度,但在某些情况血钾浓度并不能代表机体内总钾量,如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而易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纠正后血钾即可下降。

2。本药起作用较慢,而维持时间较长,故首日剂量可增加至常规剂量的2~3倍,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可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服用。在已应用其他利尿药再加用本药时,其他利尿药剂量在最初2~3日可减量50%,以后酌情调整剂量。在停药时,本药应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停药。

3。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应立即停药。

4。应于进食时或餐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并可能提高本药的生物利用度。

以上便是对螺内酯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在医生指导建议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