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推送发的越来越不稳定了。究其原因,我周末过的比工作日忙。因为工作日我只需要上班,但是周末我需要加班。

What????

加完班后我又手贱打开了常年关闭的朋友圈,然后就猝不及防地看到同事们精彩的周末。我的内心已经不是悲伤了,简直是悲愤。

好的我们离题了。这周我研究了一下我(快要掉光)的头发。

(献给跟我一起秃头的老王和华哥)

以前我觉得我可能发际线有点儿高,但我们全家发际线都很高。不知道会不会有“高×高=更高”的遗传规律,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扰。

申请新加坡签证的时候,我和谭院士一块儿递签。我俩把证件照摆在一块。

我真是笑不出来。

加上最近我掉了很多头发,我突然觉得是时候关心一下我的身心健康状况并采取一些“留住头发”的举动了。

刚好,我喜欢的YouTube频道The Try Guys发布了关于拯救秃头的视频,来的真是时候。虽然我(认为我)还处于秃头早期,但是知道一下拯救方案还是很好的。

主要是看了下面这句话↓

Already lost50% of my hair?????

两眼一黑。

-- 纹头发 --

视频中有脱发困扰的是Zach。28岁的他从四年前就开始掉头发,虽然尝试了很多发型,但始终没办法补住头发少这个痛处。

视频中的主治医生给Zach做了一个毛囊分析(Follicle Analysis),用一个高倍镜来观察Zach每个区域的毛囊健康程度。他用了一段词组我觉得很有意思——the stage in which the follicles are essentially dying——粗暴一点翻译就是“那些毛囊死到什么程度了”。

总体而言,头发从粗壮慢慢衰败到细软,在它变成细软之前还是有救的,等毛囊死掉了那就真的死掉了。

They are actually DEAD。

这告诉我,不要想着攒攒钱再等几年,要救头发趁早救。

他采取的第一步是纹头发,就是往头皮上面画头发。脱发多的人不是头发稀疏,头皮若隐若现嘛!所以把头皮变成头发的颜色,不就显得头发多了吗?

感觉这跟画眉毛同个道理。既然我长不出完美的眉形,那我就画一个。

其实我们女生有种东西叫“发际线粉”,但我感觉那玩意儿充其量只能起“修饰”作用,在我这大脑门上填充那将会变成↓

蒋梦婕版林黛玉

看起来就是假的。

但把粉扑到(还没有掉光的)头顶应该效果不错。

根据维基百科,男性脱发大多是与基因和睾丸素有关的,分泌过多虽然更man一点,但会抑制头发生长。脱发主要发生在头发前端和顶端,男性脱发表现为发际线延后,女性为头发变得细软。

Soga!这就是为什么植发要用后脑勺的头发!因为秃头只秃前面和上面!

Zach纹了头发(其实就是往头皮上点了很多小黑点)之后变成了↓

Amazing!真茂盛了很多的样子!

好了,拯救完头顶,开始拯救

-- 发际线 --

这就是植发了!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把后脑勺的毛囊拆点出来搬运到发际线。

视频里的tony老师说较为均衡的“眉毛到发际”的比例是“下巴到鼻尖”和“鼻尖到眉毛”的均值。

oh nice,我的额头真是太大了。

后枕部的毛囊一般较为丰盛,且自体移植不容易产生排斥,所以是最好的donor。当然,移植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把旺盛的毛囊往发际线搬,因为

①发际线处的头发本来就不应该那么浓密,有就够了

②因为毛囊移植是永久性的,你的发际线要配得上你的年龄。而不是40岁的你长了个16岁的发际线。

植发的第一步是去剃个头。

这个很有意思。视频中Zach用的是机器人植发的技术,所以他需要制造一个机器人能够识别并工作的环境。这个剃头的tony老师也很nice,他在尽量把Zach的头剃出一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发型。

第二步是画出一个“目标发际线”。

第三步是麻醉。

第四步是人工在额头制造一些洞,好把毛囊装进去。

Amazing!我原本以为植发是像插秧一样直接把毛囊插进去,没想到在这之前还要在皮肤上造些洞上去。

我在植发机器ARTAS Robotic的官网上看到一个植发历史,有一个1970/80年代的植发历史令我印象深刻。看上去他们是在患者头上插了很多“束”头发。这感觉就非常痛苦,而且很假↓

感谢科学家,感谢科技。

第五步就是神奇的植发机器人来取毛囊了↓

Chappie哈哈哈哈哈。

外国人热衷给机器取名字,比如这台叫做Chappie的植发机器人。我们去新加坡时也看到名叫“亮亮”的自动打扫机器人。大概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机器的恐惧和陌生感?

Chappie的算法很厉害。视频中大概介绍了几个关键点:

①对取发区域照相,通过识别头发长度、毛囊中头发根数、头发的直径来决定取哪个毛囊

②取完第一个毛囊后预测下一个取发点。其中医生要实时监测“两个取发点不能离太近”避免把同一个区域的头发取秃了。(这难道不能写进算法里?)

③在取发区域内均匀、自然地取发。毕竟后脑勺的毛囊取出来后就长不出来了。所以要让取发之后的后脑勺看起来自然

来看看这AI的工作状态↓

真是迷人。

第六步和第七步就是对毛囊的处理了。医生在显微镜下对一个一个毛囊进行检查,并把健康的毛囊放进ATP溶液里面激活一下。(ATP,多么熟悉的词)

第八步,把毛囊们一个一个放进第四步制造的那些洞里,让血液充当胶水把它们牢牢粘住。

所以我知道为什么植发那么贵了。让医生把几千个毛囊一个一个检查、再种进去,那真是一场浩大的工程。

看医生手指上的那些毛囊!

比70/80年代直接插一束头发进去的植发方法良心多了。嗯。

最后再给头皮打点血回去补补营养。然后Zach就乐呵呵地回家了!

植发后,一般需要一年时间让头发长到robust andstrong。

So exciting。

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又搜索了一些资料“自我诊断”了一下。除了遗传性因素,人在精神压力大、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下也会对脱发,并且这种心理因素造成脱发的影响在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

于是我摸了摸父母赐予我的高发际线,决定早点睡觉。

娱乐结束了,谢谢大家。如果你面临秃头风险,go consult a doctor, do not try this at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