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预警,长篇来袭。深入了解医生,就是对自己植发效果的负责!

把移植技术带回中国 注定倾注一切

国际毛发移植技术自发明到运用,至今已有近 80 年,而中国的毛发移植兴起至今才 20 多年。徐霞就是将毛发移植技术引进回国的第一人。

1994 年,徐霞以眼部整形外科医生身份留学德国。刚到德国不久,徐霞便细心地发现好多人头上有红点,还带着帽子。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

徐霞虚心向同事请教,同事告诉她:这是头发移植。头发还能移植?……带着一系列问题,徐霞一边查阅相关资料,一边默默地观察这类患者。她发现红色的小点慢慢变成暗红色的小血痂,再逐渐地,伤口处长出了小头发茬。一周能长出 2~3 mm,二十天左右能长到 1cm。两三个月后,新长的头发又掉光了。“手术白做了吗?”徐霞不禁疑问。之后,她继续观察发现,头发还能再长出来。

想到国内众多脱发患者苦于没有途径治疗,徐霞萌生了换课题的想法。找到导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导师很是不解。因为在德国导师眼里,这个中国姑娘有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做自己熟悉的,还是做从未接触过陌生的领域?

经过半个月的思想斗争,徐霞做出了人生转折性的一个选择:学习毛发移植技术,并带回中国。

在连续 4 个星期找导师申请更换研究课题后,导师认真地问徐霞,“你为什么要学毛发移植?”“中国没有毛发移植技术,但脱发的人却很多,大家也不知道怎么治疗,我要把这项技术带回中国,让患者享受这项技术。”

最终导师同意了徐霞的申请,徐霞的课题顺利换成了毛发移植。

用她自己的话说,“从此走上了毛发移植的不归路。”

此后三年间,徐霞仔细观察,刻苦钻研,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课题。?

回国推广毛发移植 匠心精神 发友感动

1997 年,徐霞带着国际最先进的毛发移植技术回到了国内,并组建了我国第一家毛发移植中心——原北京铁路总医院毛发移植整形中心。填补了我国在毛发移植方面的空白。

拼命三娘在铁路医院工作的几年,徐霞几乎不休息,一年只休大年初一一天。

“回国刚开始推广发展毛发移植这项技术,很难。原因在于无论是整形界还是社会大众都没有了解接触过。”为此,徐霞不厌其烦地跟前来咨询的人讲解普及,且前 10 例手术免费做,为的是让大众看看效果。

后来慕名前来医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徐霞更没有休息的时间。

有一次除夕晚上做完手术,徐霞独自一人回到家,打开冰箱煮了一盘速冻饺子,然后就蜷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实在是太累的她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被敲门声叫醒了徐霞,一打开门就被哥哥劈头盖脸的一顿训,“你的电话怎么打不通?过年怎么不回家?不知道给家里打个电话吗?赶紧跟我回家,妈在家等着呢……”徐霞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手机已经没电了。

徐霞悻悻地说,“我就休息今天一天,我太累了,让我休息休息吧!”

为了照顾发友,徐霞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即便是母亲病重去世,她也未能陪伴在左右。徐霞回忆说,那天被安排了 5 台手术,做了 2 台后,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被告知母亲去世了,大脑一下嗡的一声,她整个人就瘫坐在了地上,眼泪刷刷地流。

一边是教养自己的母亲,一边是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着自己的患者及家属,徐霞内心挣扎着。15 分钟后,徐霞做出决定,站起来洗了把脸,径直走向了手术室。完成安排的几台手术已是晚上 7 点多,连夜坐上当晚的飞机赶回大连老家。一进门就跪在了母亲面前。

全家人开始纷纷指责,徐霞没有过多的辩解,只说了一句,“我是医生,母亲已经去世,患者需要我治疗。”十余年过去了,徐霞回忆起来依然眼泛泪光。?

技术升级换代 发友福音

打造国际一流的专业团队为了更加专注地开展毛发移植技术。

2005 年年初,徐霞离开了北京铁路总医院。同时,原团队有 8 个人毅然追随了她,除了对毛发移植行业的看好外,更多的是对徐霞个人的信任和期待。

2006 年 6 月 6 日,历时一年多,徐霞创建了我国目前唯一一家毛发移植专科医院“北京中德毛发移植整形医院”。

11 年来,在徐霞的带领下,中德不断探索创新,推陈出新了多种植发技术。先后开发了改良的 FUT 技术(IFUT)、中德细显微毛发移植技术(FFT)、中德超显微毛发移植技术(UFT)及独创 SFT- 单体毛囊显微移植术等。

徐霞介绍道,国际通用的 FUT 技术 可 使 移 植 后 毛 发 密 度 达 25%~30%,中 德 改 良 的 IFUT 密 度 可 达 35% 左右,FFT 可 达 40%~50%,UFT 能 达 到50%~70%。而 SFT- 单体毛囊显微移植术密度可达 100%~120%,且应用该技术植发没有切口,在供材允许的情况下,可随心所欲的移植,移植后的毛发也更加自然。目前,SFT- 单体毛囊显微移植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近 20 年来,把手术效果和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中德团队,已实施 3万余例毛发移植手术,无一例失败。

为百余名省部级领导、千余名文艺体育明星、 政商界人士、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及社会各界朋友提供了最高端的毛发移植医疗服务。近年,徐霞带领团队研究的临床异体毛发移植取得了重大突破。?

行业责任 小毛囊 大梦想

1997 年以来,徐霞博士数十次接受各种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访谈,极大地普及了毛发移植技术,不仅造福了几百万的患者,更是如春雨一般迅速催生了 100 多家毛发移植机构,促使我国毛发移植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然而,快速发展的毛发移植市场却比较混乱,其中不乏打着徐霞及中德名号牟利的个人及机构。

为了使毛发移植技术和市场更加规范,2009 年,受中国医师协会所托,我国第一家毛发移植培训基地建在了中德。作为基地主任,徐霞已为全行业培养了百余名宝贵的高端医疗人才,促进了全行业的规范发展。

同年,徐霞做客 CCTV- 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并与该栏目组合作编著《头顶危机》一书,并担任该书的医学顾问。

接下来的几年,受国家卫生部及中国医师协会委托,徐霞又先后制定了中国毛发移植行业规范、中国毛发移植行业准入制度、中国毛发移植培训基地标准、中国毛发移植医师培训标准、中国徐霞主持全国性整形大会毛发移植行业管理办法及中国毛发移植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等,填补了我国毛发移植行业的诸多空白。?

对行业负责 对发友每一根毛囊负责

目前,应人民卫生出版社邀请,徐霞正在编写专著《毛发移植外科学》。这本著作的出版将是中国外科学界的一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医学外科领域一个崭新二类学科的开篇。

采访中,徐霞不止一次强调,医生应该是要有良知和良心的。在她的生活轨迹里,发友永远是第一位。

对待发友,她是负责的,“我要做到心安理得”;

对待行业,她是无私奉献的,“希望世界为中国毛发移植医生竖起大拇指。”

在 2015 年的慈善之夜晚会上,徐霞代表中德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贫困留守儿童头部疤痕植发捐款500 万元。对此,有人跟她说,“作为一家民营机构,赚钱盈利就好了。”而她却笑着说,取之于社会,当然就要用之于社会。一路走来,徐霞早已从当年那个敢想敢拼的“中国妞”蜕变成了勇于扛大旗的行业领军人物。但无论角色怎么变,不变的是她造美的初心和作为医者的仁心。

未来,徐霞还肩负着中国毛发移植走向世界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