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亲历者:脱发者

「您先。」

27 岁的小田习惯性伸出右手,让合作方先上了扶手电梯,自己跟在后头。

合作方不知道小田这份礼貌的出发点——他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谢顶迹象的头顶。

像小田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当同龄男生梳起骄傲的背头时,有的人对刘海却是「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忠诚。有人年纪轻轻,就被同龄人误当做「大叔」。

而这全因为头发少,甚至有人因为脱发,遭到了女生的拒绝。

《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提到,脱发已成为 90 后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之一。

中国古代有不少美好爱情故事,恋人彼此割下「青丝」做定情信物。但若是现在,或许不用那么麻烦,伸手往对方头上一薅,就能抓出一把。

脱发是互联网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一部分人来说,脱发是一个梗。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头发在手上、枕头上、堵住的浴室排水口里到处都是,段子就变成了实打实的焦虑。

连互联网都不是「发」外之地,自己头皮却无「发」无天。

今年初,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植发服务的人中,90 后更是占了 57.4%。

遗传、不健康作息及心理压力等原因一根根地带走我们的头发,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脱发,在主流的审美中都显得不那么美观。

今天我们找到了几位脱发、植发手术的亲历者,和他们聊了聊。

一骑红尘头发掉,无人知是年纪到

——27 岁小田 男

「我对我爸头发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岁的时候,那时候他头发还很浓密」,小田说这句话的时候视线望向远方。

但随着家里收入的增加,父亲的头发却不断减少。小田的印象里,父亲后来都是光头。

高二的时候,父亲为了参加他的家长会,提前俩月开始蓄发。结果长出来的头发,却默契地在头顶围成一圈,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因为长得短,根根头发都蓬勃地竖起。

「就像河童,虽然这样说自己爸爸不太好。但真的很像河童。」小田说。

小田的头发在他人生的前 25 年里,一直很浓密。他以为自己能逆天改命,但还是低估了祖传染色体的威力。

两年前,小田去理发。那是杭州嘉里中心里的发廊,当时造型总监站在他的身后,突然发出了「嘶」的一声「小伙子,你这头顶的头发有点少了呀。」

小田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网红,「是靠脸吃饭的」,谢顶对他而言犹如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懵了。

这两年里,小田对可能暴露头顶的「危机」异常警惕。

搭升降梯一定要站在角落,并且头顶着墙;

出门一定要穿带跟的鞋,并且垫鞋垫,因为他坚信「只要站得足够高,就一定不会被人看见头顶」;

出席线下活动的时候,他也一定会戴帽子。。。。。。

「这样子不累吗?」我们问他。

「我现在闭着眼睛也能精准地弄出一个显发量的发型。也摸索出了最适合我的戴帽子方法。」小田没有正面回答,但语气中有一些得意。

很久之后,小田才从妈妈那知道,他爸对于脱发也异常地焦虑,干脆理了光头。他说:我不可能剃光头,已经安排了 9 月份去做植发。

无边落发萧萧下,不尽工作滚滚来

——24 岁 小蔡 男

小蔡毕业参加工作也才刚两年。

工作没多久时,朋友、老同学见面时总是忍不住提到:「欸,怎么头发少了那么多。」

小蔡在公安系统工作,家里没有遗传的脱发史,就是工作特别忙,熬夜加班是日常,作息规律那是想都不敢想。

无边落发萧萧下,不尽工作滚滚来。头发就像情人,或许是小蔡工作太拼,头发受到冷落,就纷纷离开了。

最严重的时候,小蔡的老婆说,肉眼就能发现他一周一个样:发际线后移,头顶也脱落得厉害。

如此下来,毕业没多久,小蔡却显得比同龄人老成许多。

一年多里,小蔡用过很多方法:吃的、外用的药,但没效果。

去年下半年,是小蔡最焦虑的时候,他起床会扒着头皮,把头顶对着老婆问:「今天头发有少一点吗?」但是越焦虑越脱发,越脱发越焦虑。

于是在 2018 年的最后一天,小蔡做了植发手术。3000 个毛囊,23000 元

手术做了足足了 6 个小时,从早上到下午,到了后来,麻药的效果有一些消了。小蔡几乎是忍着泪做完手术。

现在手术正好过去半年了,度过了术后的恢复期、脱发期,现在小蔡的老婆笑着告诉我:

「他现在的头发,跟我们大学刚认识时差不多了。」

*编者按:大部分手术过程中是可以加麻药的,小蔡的手术过程中因为出现了一些情况无法加麻药。

衣带渐宽终不悔,化疗脱发掉眼泪

——34 岁 西瓜茶茶 女

茶茶是十年前做的植发手术,她没有脱发,只是天生发量比较少,「就是想好看一些。」

当时她不知道,30 岁后,她需要面临更多的手术。

2017 年的时候,茶茶得了甲状腺癌,做了手术,好不容易迈过了这道槛,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没想到,槛后面紧接着又是一道槛,2018 年,茶茶又查出来了乳腺癌。

再次面对癌症,茶茶一个人淡定地看医生、办住院、定手术,最后才告诉了家里人。

手术同样很顺利,只是这次术后茶茶需要开始用化疗药物。

第一次化疗后的第 15 天,茶茶就开始发现自己掉头发:在枕头上、手上。。。。。。。几百根几百根地脱、大面积地脱,而且头皮发疼,疼得让人睡不着。

在整个生病过程里,诊断时、手术时,她都没有哭,但脱落的头发像是最后一根稻草,茶茶第一次掉下了眼泪。

「但是哭完之后,该干嘛该干嘛呗。

后来我就机智地发现,多洗几次头就好。洗头的时候头发掉得特别多。

你洗两次,就能收获裘千仞的发型哈哈哈哈哈哈。。。。。。

再洗个几次就脱完了。」茶茶笑着说。

头发掉光后,茶茶照镜子时能看到:后脑勺有一条十多厘米的疤痕,那是十年前植发手术留下来的。

「如果当时知道 30 岁之后要做那么多手术,我肯定不会去植发。

得了这个病了,谁还会在意头发这些东西呀。

不过放心,植发区域的头发做完化疗之后还能继续长头发。但是吧,我觉得化疗才是让头发重生的最好办法哈哈。现在重新长出来的头发,比以前的要好多了。」

现在一年过去了,茶茶不是去医院,就是在家里看着孩子,头发慢慢长到了耳垂下的长度,而生活也在继续着。

*编者按:十年前的手术方案和现在不同,现在主流的手术方案是可以不留疤的。

塞翁失「发」,焉知非福

——33 岁 李华 男

李华在 28 岁的时候冲动消费,从听说植发手术到去做只花了几天,3600 个毛囊,一个 10 元。

可术后四五个月,李华的脱发却更厉害了,新长出来的头发也纷纷扬扬地往下掉,头皮光溜溜。

这是很多人术后常见的「脱发期」,不仅是植发的区域,原本健康的区域也会掉。

即使提前知道这是正常情况,这段时间李华还是过得非常煎熬:「毕竟钱花了,罪受了,却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过了这段时间之后,李华人生中第一次留了长发,「最长的时候可能到耳朵吧,只是也不能太长,因为还要当大学老师。」

但其实植发的效果并不如李华的期待,两个额角的区域还是比较高,一年后他又决定再做一次手术,又植了 4000 个毛囊。

这次手术的结果不仅没填满李华的期待,反倒出现了大面积的脱落。这次手术失败了,医院和李华协商赔了钱。

他也不愿意再折腾自己的头顶,干脆留了光头。

但两次手术做完,不菲的手术费让李华嗅到商机,他投资了一家植发机构做股东。

他们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发现目标客户主要是两波人:大学毕业前后的年轻人,和四五十岁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

「很多学生来咨询我,他们可能大三大四就开始有脱的迹象了,然后工作一两年存了点钱就去做手术。」

我们问他为什么中间年龄段的人比较少。

「可能他们和脱发和解了吧。」

科普时间

1。「我真的是脱发吗?」

正常人每天大约会掉落 50~100 根头发,但会有对应数量的新生头发补充,保持头发总量基本不变。

有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

用手薅一下头发,轻轻一拉,在不同部位重复几次,如果掉发每次都超过 5 根,那你就需要警惕一下了。

2。「脱发了怎么办?」

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先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可以尝试相应药物等治疗方案,如果无效可以尝试植发手术。但植发手术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斑秃等问题。

3。「植发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植发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先富带动后富」,将头发浓密的部位(一般是后枕部)的毛囊移植到脱发的部位。

优点:较快见效;成功率高。

缺点:贵。

我们跟十多位做过植发的患者聊完之后,发现大家对植发手术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些原本脱发严重的人,做完手术后变得自信起来;有些人觉得做完之后效果不如自己期待的。

李华告诉我,很多人对植发的期待太高了,这样往往容易失望。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毛发越来越少的进程,但当头发更少的时候,人们却变得焦虑了。

如果你觉得植发太贵,或许可以再存会钱。

说不定哪一天,你也就和脱发和解了,到时候你便拥有平和的心态和一笔存款。

本文经由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博士陈奇权审核

— 参考文献 —

[1] 《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健康报、丁香医生

[2] 阿里健康发布《春节健康消费报告》,90后们最怕秃?。 [online]

[3]《皮肤性病学》第 9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库尔特·斯坦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