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秀发,是许多人的梦想,但若不幸受家族遗传、荷尔蒙、压力或感染等因素影响,导致秃发,可就让人烦恼了。医师观察,常见的秃发原因包括雄性脱发、圆形秃与细菌性毛囊炎等,提醒大家注意。

烦恼丝落不停 秃头让人愁

正常成人头皮上的毛发约10万根,每月以1公分速度成长。头发生长具有周期性,大致经过生长期、退化期与休止期,只要毛囊没坏死,就会展开新的生长周期。

雄性脱发多发生于男性,盛行率随年龄增加。国内50岁以上男性,约三至四成有雄性脱发,也有20多岁男性为此所扰。雄性脱发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年龄、基因、遗传与男性荷尔蒙等因素有关。

男性荷尔蒙在5α-还原酶作用下,会转化成双氢睾酮,双氢睾酮促使毛囊萎缩、毛发变细;雄性脱发患者,毛囊对双氢睾酮特别敏感,尤其是前额与头顶处的毛囊,可能因此造成秃发。

男性进入青春期后,每天掉发超过120根、前额发线后退成M型,或发漩处毛发量变稀薄等,就得当心雄性脱发。抑制睪固酮还原成双氢睾酮的口服药物与外用生发剂等,都是常见治疗方法。

圆形秃,俗称鬼剃头,患者常在头皮出现如10元铜板大的圆形或不规则秃块。圆形秃是常见的局限性秃发症,临床以女性居多,好发20至40岁青壮年。

临床对于圆形秃致病机转仍不清楚。压力、甲状腺亢进或自体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圆形秃。因压力或疾病造成的免疫失调,可能使人体淋巴球攻击毛囊,造成局部秃发。

圆形秃没有特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当患者发现圆形秃时,患部周围若已长出小细毛,显示病程已历时2至3个月。多数圆形秃患者,借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与运动、避免压力等,可自然恢复;部分症状严重者,医师会视秃发程度,在病灶处涂抹类固醇药膏或注射类固醇治疗。

细菌性毛囊炎常发生在四肢等部位,长出一颗颗红色丘疹或脓疱,骚痒难耐。包括头皮,任何有毛孔分布之处,都可能发生细菌性毛囊炎。

头皮的细菌性毛囊炎,多受个人体质、天气闷热或反覆流汗未擦干头皮等因素影响,导致细菌顺沿毛囊口生长酿成感染,使头皮出现类似青春痘的脓疱。患者不分年纪,减少细菌入侵头皮机会,就能降低感染,避免掉发。

预防头皮感染细菌性毛囊炎,避免头皮长时间处在潮湿、高温环境。长头发的女性朋友,洗完头应完全吹干头发;睡觉易流汗的婴幼儿,家长可在孩子枕头上垫一条毛巾,并勤加换洗,降低感染机会。

头发生长周期

生长期:约2至6年,期间头发在吹染整烫过程中持续生长。

退化期:约2至3周,此时头皮下毛囊细胞随时间推移,逐渐凋亡。

休止期:约3个月,原本依附在毛囊上的头发,脱离毛囊自然掉落。

预防掉发小叮咛

1.均衡饮食:组成头发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建议适量摄取如牛奶、蛋与肉类等蛋白质;并从蔬菜水果摄取各类维生素与矿物质,都有助头发生长与修护。

2.充足睡眠不熬夜:日夜颠倒易增加皮脂线分泌,导致发质变油腻,若又不重视清洁造成毛囊反覆发炎,恐有掉发问题。

3.彻底清洁:洗头可去除头皮的皮屑、脏污与油脂,但洗发精停留在头皮时间不宜过长,冲水时应彻底洗净头皮每个角落,才能减少头皮屑、头皮痒发生。

4.减少不必要吹、染、烫发:吹风机最好距离头发约15公分吹整,减少染、烫机会,以防药剂破坏头发的蛋白质结构,使毛发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