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广东省的发友打算来好头发深圳医院植发。医院医生检测了他的脱发情况,认为他目前不适合植发。

这位童鞋是头顶脱发,但是并不严重,从脱发开始到现在,不过一年时间。医生检测了他脱发部位的情况,毳毛的比例不算大,大部分退化中的毛发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生命力,因此建议,先尝试药物治疗。

昨天这位患者告诉我们,其在另外一家医院刚刚做了植发手术了。患者本人表示,他去这家医院咨询的时候听到说植发手术后一劳永逸效果很快而且不需要用药,非常心动,再加上价格也可以谈得很低,就手术了。

老徐做好头发十多年,见过植发的读者至少上万,对于他植发后的效果我并不乐观,一方面他脱发未稳定,如果不用药物原生发大概率继续退化,另一方面密集原生发的植发操作损伤率大,可能很多原生发在手术过程中会被损伤了。

但是事已至此,只能建议他坚持用药,否则效果可能会非常令他失望,但是既然用药可以缓解的话,为什么当初还要手术呢?

对于不适合植发手术或者有损伤原生发风险的情况,好头发的原则是不建议这类人群做植发手术的。

在最热门的国庆黄金档,我们还刚刚推掉了将近20台不适合植发的用户,建议他们考虑药物治疗。

但是随着植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明显感觉到,大部分植发机构对于脱发患者已经到了“不挑食”的地步,基本来院必推植发(因为到店的成本太高,一个脱发用户到医院的平均成本接近5000元,如果没有创收将更增加医院成本)。

做完植发后再建议用药,这样一来,即便是植发没效果,药物也可以补救。

看似天衣无缝,但是站在患者角度来说肯定是吃了暗亏的,只不过舆论大势所向,而消费者总是后知后觉,很难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

这就是我在十一植发黄金周(因为有长假,通常这七天,医院的手术量将是平常一个月的量)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植发手术该降降温了。

植发手术不应该是唯一选项

我理想中的植发医院应该是这样的:提供专业植发手术,但是也提供专业的脱发咨询。适合植发的,推荐植发手术;不适合植发的,推荐药物;适合植发但是不想做植发的,推荐植发之外的最佳治疗方法。

这个理念下,植发是脱发治疗中的一个选项,但是并非唯一选项,利弊讲清楚,选择权交给脱发患者。

但是大多数植发机构并非这样做的,对于前来访问的患者,植发手术是唯一的选择,其他的疗法被忽视或者被弱化,用于突出植发手术的好处。由于过度偏向植发手术,很多精明的脱发患者实际对于植发医院都是有一点抵触心理。

早些年,百度上经常有一类文章,叫“千万不要做植发”。这类文章角度五花八门,又很容易被删除,所以也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不让做植发。

我个人猜测,除了一些有商业目的网络运作之外,植发机构过于强调唯一性的做法,即使是普通脱发患者也不能赞同。

由北大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牵头的中华医学会毛发学组发布的《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中,有明确的做出权威建议:轻中度脱发被推荐应先用药物治疗,植发只被指适用于中重度脱发,适合在药物治疗1年后没有改善及重度脱发的人群中使用。

这意味着对大多数脱发患者来说,植发都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发友有权利去选择其他的方法来尝试。

我今年5月写过一个文章,叫《恐吓式营销下的植发手术》,里面写道:“心理学家霍夫兰有一个理论,人们天生就有一种‘恐惧诉求’,利用恐惧可以更好的传播信息。植发行业发展到今时今日,恐吓式营销功不可没。植发机构营造的这些感觉,本质上是成单的技巧,让发友在情绪上产生波动,然后做出有利于成交的判断。”

我承认植发有植发的优势,但是前提必须是客观无偏向,这是我的观点,也是好头发的观点。

不适合植发的几种情况

从专业角度,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很多情况下不适合植发手术。

首先主流的植发技术中,种植是按照毛囊单位而不是头发来计算的,现代毛发移植科学认为,种植的毛囊最好保留部分皮下组织,可以提高成活率,而并非人们想象中分离的干干净净。

我分享一个国外种植的图片(密集恐惧症者建议直接跳过)

可以看到,毛囊种植的时候是有一定的体积的,并非像我们正常头发的一个点,这个体积决定了毛囊种植存在一个极限情况,如果稀疏头发间距很小,那么种植就可能伤害原生发。

当然,如果技术团队水平极高,在缩小毛囊种植体积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存活率,那么情况会有一些好转,比如很多植发机构提倡的“微针”技术,就是解决这类问题。

只不过,再细的微针,都有自己的技术极限,对于不适合植发的情况,原生发损失的风险不会消失。

除了原生发损伤的问题之外,还有很多情况也不适合植发,这些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给患者充分的交流,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我简单总结几条:

1、脱发6级以上的情况

对于超大面积的脱发情况,植发的效果一直不是很好,主要是资源不足无法兼顾。如果不能明确的告知患者术后效果,那么术后大概率会引发一些纠纷和矛盾。

2、女性稀疏加密

女性稀疏加密是植发手术中很难处理的一类情况,一方面很多女性只有轻微稀疏,植发操作可能损伤原生发,另一方面大部分女性不愿意剃头植发,进一步加大植发难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女性脱发用药物通常比男性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未必需要到植发这个程度。

3、瘢痕体质

瘢痕体质的人对于植发手术术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很多植发医院对这类情况喜欢赌一把,但是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好头发基本是一概拒绝的。

4、高血压等心血管隐患的人

可能会出现术中大量出血的问题,而且影响种植效果,对于经验不足的团队,术中出血过多手术基本要中断。

5、脱发不足一年的年轻人

22岁左右,刚刚开始脱发1~2年的年轻人是我们这里咨询最多的客户,也很遗憾是我们拒绝手术最多的客户,对于脱发还未稳定的人来说,植发手术确实不适合。

6、麻药过敏,或者其他疾病史

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询问清楚。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我们此前接待了一个患者,白癜风多年,我们专家团队考虑到感染风险建议不做手术,但是患者非常非常想做手术,最后被我们说服了。

我认为植发手术属于整形项目,冒太大风险不值得,我们希望每一个做植发手术的人,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不要有任何意外,一例也不要有,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被低估的药物疗效

如果不建议手术,是否患者就走投无路?

显然不是这样,脱发的药物治疗一直被低估了。

在国内,最先被脱发患者了解和尝试的是药物治疗。好头发植发论坛刚刚起步的时候,论坛里分享的药物疗法和心得,但是随着植发手术的发展,药物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少。

在网上搜索药物相关的内容,大部分被某些商业集团所抨击,甚至被各种妖魔化。

药物治疗脱发真的如此不堪,毫无作为?

不见得!

之前微信公众号有写过一篇文章:

《3177个亚洲男人,使用非那雄胺的真实体验》

文献来自《Journalof Dermatology》(皮肤科杂志)上的,名字叫做:Evaluation of efficacyand safety of finasteride 1 mg in 3177 Japanese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评价3177名日本男性AGA患者使用1mg非那雄胺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个研究从2006年1月起,到2009年6月结束,共有3177名患者参与研究,真实有效的样本是2561人。跨度长达3年多,参与人数3000 ,并且日本男性比较接近中国用户,所以数据含金量非常足,非常值得重视,研究结果如下:

简单总结:

按照年龄分类

19岁以下的有效率为83.6%(271/324)

20~29岁有效率为86.3%(986/1142)

30~39岁的有效率为89.2%(587/658)

40~49岁的有效率为90.5%(266/294)

50~59岁的有效率为83.9%(99/118)

60~69岁的有效率为87.0%(20/23)

70~79岁的有效率为50%(1/2)

按脱发持续时间分类

持续1年以下的有效率为79.2%(61/77)

持续1年的有效率为82.2%(189/230)

持续2年的有效率为87.1%(195/224)

持续3~4年的有效率为86.1%(383/445)

持续5~9年的有效率为87.7%(611/697)

持续10~14年的有效率为87.8%(426/485)

持续15~19年的有效率为91.5%(172/188)

持续20年以上的有效率为89.8%(193/215)

结论认为,对于不同脱发程度、不同年龄的男性,使用非那雄胺的效果极其出色,在人们最关心的副作用问题上,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是0.7%(23/3177),远比人们想象中小。

另外也想和诸位读者爆一个料,就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体检报告,显示其是有服用非那雄胺片来保持其不掉发的。

这仅仅是非那雄胺的实践结果,如果结合米诺地尔一起使用,效果更佳,这一点在国内外大部分脱发治疗研究文献中都有所体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那么问题来说,植发机构对于药物疗法的几句话评价,和权威医学论文上的数据研究结果,谁更可信一些?

在好头发的发友中,也有很多药物治疗好的案例,我这里只分享一个有代表性的朋友。他的脱发严重程度,去任何植发机构都是建议植发,药物无效的诊断。

但是自己坚持用药一年之后,被判死刑的脱发,也貌似有了一点点转机。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药物治疗比植发更出色,但证明了另一件事情——药物治疗脱发有其存在重要的价值,而不应该被如此低估,更不应该被妖魔化。

文章写到这里,我的内心也有一些矛盾。一旦这篇文章发出去,一定会冲击植发医院的黄金周业绩也包括我自己的植发医院。

也许从医院运营及管理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手术越多越好,但是站在好头发平台的角度上看,我认为脱发患者需要一个更理性的环境。

植发手术确实有其优势,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如果我们集全行业人之力,把所有脱发患者都赶向植发医院,那么医者仁心这句话可能会从此消失在这个行业。

少一点急功近利,少一点热度,也许医院和患者双方都会变得更有未来。以上为节日的几句感慨,与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