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社会压力造成的脱发成为普遍现象。治脱需求不断上升,带来植发机构的迅速扩张。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现存植发相关企业超1100家,从注册量上来看,近5年间植发企业年均注册量已突破159家,2021年前11个月共新增105家,同比增长11%。

目前,植发行业涵盖公立医院植发科室、民营医美整容机构植发科室、地方性民营非连锁植发机构和全国性民营连锁植发机构。其中,地方性民营非连锁植发机构占45.6%,全国性民营连锁植发机构占23.9%,民营医美整容机构的植发科室占15.7%,而公立医院的植发科室仅占14.8%。从数据上看,民营植发机构是植发市场的主力军。

植发产业蓬勃兴起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植发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植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169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35亿元,同比增长26.12%,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至2030年有望达到756亿元。

与产业规模相对应的是庞大的需求。据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0.88亿,30岁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且呈明显低龄化发展趋势。

随着植发技术的逐渐成熟,植发也成为也成为受脱发问题困扰人群的选项之一。目前自体毛发移植技术通过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UE),采用微型环钻对供区单个毛囊单位进行环切,将毛囊单位完整地取出进行种植,具备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及术后愈合快的优点,这是吸引脱发人群选择植发手术的主要原因。

植发赛道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同样是一片蓝海。资料显示,2017年9月,CPE源峰出资3亿元战略投资雍禾医疗(2279.HK),这是投资机构首次涉足大陆植发领域;2018年1月,华盖资本战略投资碧莲盛5亿元并实现控股。今年3月,碧莲盛执行总裁师晓炯在专访中指出,公司上市融资计划稳步推进中。此前,新生植发副总经理张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新生有上市计划,但还没有明确时间表。

据雍禾医疗招股书,其2020年植发手术客单价达到27868元。高客单价、低复购率掣肘植发业务的增长。挖掘养护市场需求是新生植发摆脱同质化竞争的突破点。事实上,做头顶生意,不止于植发。新生植发副总经理张通表示,“在2.5亿脱发人群中,真正需要植发的人数仅7500万,不是所有的脱发情况都适合植发。”

据张通介绍,目前,新生植发开辟了植发中心、医学养护中心、生态养护中心、头皮抗衰中心四大经营模块。养护、固发、头皮抗衰等服务与植发业务相辅相成,以一站式综合毛发服务实现顾客引流、发展复购等目标。

女性刺激植发需求

长久以来男性通过植发来解决脱发问题的需求较为普遍,随着年轻女性愈发注重自身外貌形象完美,促使“悦己”型消费成为一种新常态。《2021年植发数据洞察报告》显示,近三年,女性植发成交人次占比从24%增长至45%,增长态势明显。相比男性刚需性植发,女性植发主要以发际线调整、头顶加密等为主的艺术性种植。

较早觉察到女性用户及其需求的植发机构,最先开启业务线的调整。其中不剃发植发技术成为植发机构争夺的增量市场。

2019年,新生植发推出不剃发植发技术。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植发的局限,采用裂隙拢吸仪器进行整发提取,兼顾女性消费者对植发与美学双重需求。

在张通看来,植发行业正处于爆发的临界点,未来这个行业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巨头,在细分市场或将脱颖而出新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