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脱发,可不再是中老年人会遇到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有了脱发的烦恼。特别是一些“90后”开始调侃自己是“秃头少女”“地中海大叔”。而事实上,这不并只是网络段子,从医院的接诊人数来看,90后真的成为脱发的主力军了。

经过几个月的纠结,今年30岁的王先生走进了绍兴市中心医院脱发门诊。“医生,我的发际线越来越高,估计很快要到头顶了,我还没到30周岁呢,这可怎么办呀?”他焦急地向副主任医师沈建国求助。“你现在来看不算太晚,别着急,经过我们一段时间治疗肯定会好转的。”沈医师鼓励他说道。

经过一番询问,沈医师了解到,王先生家族里有好几个亲人都有脱发的情况,而外公和舅舅几乎已经是光头了。王先生本身喜欢熬夜,饮食也不太健康,这可能是导致他提前脱发的主要原因。

像王先生一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前几天,小林在朋友圈发了两张大学期间的照片,只见年轻的他头发浓密,意气风发,跟如今头发微秃、肚子微凸的他俨然像是两个人。他还在朋友圈里问了一下怎么保养头发,才能不掉得那么严重,结果这个问题抛出去以后,朋友圈一呼百应。有人说抹生发水;有人说一定要用无硅油洗发水;还有的分享了自己的植发经历……看来之前火爆网络的《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刷屏真是有很大的群众基础。

尽管有些年轻人对于脱发仅仅是出于自嘲,但从医学角度看,脱发人群年轻化现象确实正在发生。绍兴市中心医院于4月底开设脱发门诊,每周一个半天接诊,仅仅1个月时间,就有病例近50例,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而年轻病患占了一半左右。

沈建国医师从事皮肤病专业25年,对于各种脱发性疾病有很有研究。他介绍说,目前大多数年轻人抱怨的脱发是雄激素性脱发,也被称作脂溢性脱发、遗传性脱发或者早秃,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病。这种病的患者不分男女,但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这是目前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秃发类型,平均约每5个中国男性中就有一个患病,皮肤科门诊50%以上来看脱发的都是90后。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脱发还是掉发?沈医师给出了三条建议:每天脱落头发的数量是不是多于100根,头发总发量是不是明显比以前减少,头发稀疏是不是能看到头皮或者斑秃。如果这三条都中了,那就不要迟疑,得赶紧进行治疗。

事实上,男性脱发除了遗传之外,其实与环境,也就是与精神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特别是熬夜、喜欢油腻食物的人。

“高脂高油食物属于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会促进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腺分泌旺盛就很容易引起皮炎跟脱发。”沈医师介绍说,针对脱发,医院往往会通过皮肤镜检查毛囊情况,或者抽血检查体内激素情况,然后判定患者的脱发类型,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

一般来说,脱发分为7个等级,前4个等级也就是如果只是前额头发后移,还是可以通过服用药物、外用药物来控制脱发,而如果头顶已经出现光秃的话,这已经属于晚期较严重的脱发,治疗难度就很大了。因此还是建议大家,自己一有脱发的苗头就要引起重视。

那么,已经脱发的90后到底该如何补救呢?沈建国建议大家,生活一定要规律,保证睡眠,少吃辛辣、油腻的东西,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同时,要保持头皮清洁,一般一周清洗2-3次,还可以经常按摩头皮,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此外,要注意放松心情,一旦发生脱发,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先明确诊断,再接受规范治疗。

其实,在“柯小微”身边,也有不少同事存在脱发的烦恼。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只要聊到脱发的问题,大家都显得有些焦虑,到处寻求着防脱或植发秘方。但小微只想对大家说,无论工作再忙,也一定记得健康饮食、按时睡觉,并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远离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