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男性来说,一般女性并不会有秃顶的危险,多为弥漫性脱发,表现为发缝稀疏、发际线上移等症状。

所以,虽然女性对头发非常在意,但一般情况下女性脱发都较为轻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恢复。

然而女性脱发的背后,也可能存在着其他的问题,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种情况就非常的特殊。

一位特殊的脱发患者

台北林口长庚医院曾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一名18岁的女性脱发已经持续了6个月,经医生检查属于弥漫性脱发。

但很特殊的是,她的头皮很软,整个可以捏起来,像果冻一样。

而经过医生的询问,她说自己的头皮这样已经10年了。

一开始,医生认为患者可能有内分泌异常而导致黏液堆积,所以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甲状腺功能、荷尔蒙及自体免疫的检查,但都没有异常发现。

在进一步头皮切片检查下,发现患者的皮下脂肪层有增加的现象,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有粘蛋白沉积。

为进一步确定诊断及排除血液骨髓疾病,利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患者的头皮皮下脂肪层(17mm)比同龄女生(4-8mm)厚2倍以上,最后判断是「脂肿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大家是比较熟悉的,那么脂肿性脱发又是什么呢?

脂肿性头皮和脂肿性脱发

脂肿性脱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罕见疾病。最开始提出的概念是「脂肿性头皮」(LS),最早的病例是1935年非洲一名44岁黑人女性,发现头皮异常增厚。

皮损最先出现在头顶部,随后扩展至整个头皮,触之柔软,其下似有羊毛样物质填充。头皮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皮下脂肪层增厚,毛发未见明显异常。

之后又有数例脂肿性头皮的病例报告,均表现为头皮弥漫性增厚,但无明显脱发。

1961年开始,出现2例由皮下组织增生引起的头皮增厚并伴短发,头发最长不超过2cm,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脂肿性脱发(LA)这一术语。随后又有10余例类似的病例报告。

根据统计发现,LA和LS的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9,大部分病例都为女性。

虽然脂肿性头皮,脂肿性脱发的共同特征都是头皮异常增厚,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病,但很明显,它们有一个主要区别在于脂肿性头皮不脱发,脂肿性脱发=脂肿性头皮 脱发。

脂肿性脱发在增厚的头皮区还可见脱发或短发,皮损多发生于头顶及枕后,数月至数年时间内缓慢发展,严重者可累及整个头皮。

而根据医学研究,脂肿性头皮的患者在随访3-5年内并没有出现任何脱发症状。因此大部分学者认定LA和LS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至于脂肿性头皮造成脱发的原因,有学者猜测是因为某些原因引起头皮脂肪层增厚,导致毛母质营养障碍,使毛发生长周期缩短或毛发生长速度减慢,最终引起脱发或短发。

也有学者猜想可能与性激素、免疫系统、遗传等因素有关,但基于相关病例太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也正因如此,临床上暂无针对此种症状的通用特效药物,大部分病例都是医生对症治疗,或采取追踪观察的方法。

尽管这种疾病非常罕见,一般人并不会遇到,但这一特殊的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

在出现头发问题的时候要引起重视,及时检查治疗,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形象,很可能在脱发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相比起这种罕见情况,似乎雄性脱发都变得没那么复杂了,虽然目前没办法“消灭脱发”,但毕竟还是有得治的,所以我们也要更积极的去面对、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