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癖的掉发症状是一种精神方面的问题,患者会有反覆拔除头发、睫毛、胡须、鼻毛、阴毛、眉毛或其他体毛的行为,会造成明显光秃区块,好发于儿童至青少年期。

拔毛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引发拔毛癖的原因大都为沮丧或压力。受到社会大众观念影响,拔毛癖患者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病情,父母常常不知小孩为何秃发状况越来越严重。

压力似乎是拔毛癖重要成因之一,有些拔毛癖掉发患者在压力低的环境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离开压力低的环境后,症状又复发。

拔毛癖掉发患者若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下,还可能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如智能不足、强迫症、忧郁症或边缘性人格违常等伴随发生,但也有小朋友是因无聊而拔发,渐而习惯,拔完后有解脱满足的快感。

◎目前针对拔毛癖治疗可分为药物与非药物两类。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行为治疗,转移注意力或改变行为是治疗原则,需要照会精神科医师。

有研究指出,使用行为治疗,通常一天可减少99%拉扯头发的行为,追踪22个月可减少87%拉扯行为,而会影响治疗失败的原因通常是病人无病识感及动机改善状况,或不喜欢这样的治疗,此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由精神科医师评估,采用抗忧郁、躁郁与精神病药物治疗。

拔毛癖治疗需团体合作,来自家庭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小朋友或青少年、父母亲与整个家族都需检视是否在生活相处过程中造成病人的身心压力,进而调整。

若行为治疗效果不好,采药物治疗需小心观察行为,多加留意。因药物治疗会引起嗜睡与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