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AS植发机器人是近年来在植发产业中很热门的议题。由机器人来取代医师在FUE手术中钻取毛囊的过程,光是用听的,就会觉得很高科技,很吸引人。ARTAS植发机器人一台要价不菲,弄一台可是要花上千万台币的费用。在市面上会发现一个怪现象,有ARTAS植发机器人的诊所,会大力吹捧这个设备到底有多好多好, FUE 的取发方式根本比不上它。但没有ARTAS 的诊所也很一致地说,这种取发方式没有医师手动钻取来得好,做得比较不细致…等等。明眼的民众,一看大概就可以知道,这是业者之间的话术之争,事实上, ARTAS 确实是有它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尚待改进的缺点。另外使用了ARTAS 也不代表医师的技术就不再重要,其实要能精准驾驭这台设备,还是需要许多知识与经验的。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今天MedPartner 团队医师们将完整说明ARTAS植发机器人的功能、历史,以及详细的优点与缺点,让需要植发手术,或者正在挑选植发诊所的朋友们,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ARTAS植发机器人是什么?在植发手术有什么角色?

ARTAS植发机器人是由美国股票上市公司Restoration Robotics 公司所研发、设计并销售的一款名为ARTAS Restoration Robotics 的植发手术辅助设备,一般被俗称为植发机器人。

ARTAS植发机器人外观。Photo Credit:Restoration Robotics, Inc

为什么会需要这台设备的发明呢?因为植发手术主要可以被分为三个关键部分:

取发:将健康的毛囊从捐赠区域取出的过程。

分发:将取出的毛囊稍作整理,处理掉多余的脂肪和组织。

种发:将分好的毛囊种到想要移植的位置。

这三大关键步骤,在植发手术中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步骤做不好,毛囊的存活率就会下降。而在整个过程中,医师最累的通常会是在取发以及种发的过程,因为分发通常是由护理师或毛囊分离的技术员来完成。

如果做的是FUE 这种钻取毛囊的取发方式,医师通常要带着放大镜,手拿钻取毛囊的各式钻头,一株一株地把毛囊取出,这个过程是非常耗费眼力和专注力的。医师个人的技术和体力,往往也和毛囊钻取的成功率有关,如果钻不好,毛囊可能就会被截断,受损的毛囊之后就没办法用来种植了。

而ARTAS植发机器人的出现,就是为了避免医师太累,或者是医师技术不够稳定,没办法大量钻取完整毛囊的问题。ARTAS 利用它们的电脑影像辅助系统,判断毛发的位置、角度…等参数后,逐一钻取,目标是帮助医师以较高的一致性,相对精准地钻取毛囊,也让钻取毛囊这样看起来重复性的动作有机会用机器来取代。

ARTAS植发机器人取发过程。Photo Credit:Restoration Robotics, Inc

整个取发的过程中,医师会选定一格一格的取发区域,透过一个方形、带有记号的外框,让ARTAS 有办法辨识出要取发的范围。接下来会打入膨胀液,让这个方格的范围变得比较平坦(别忘了人的头是圆弧形的,因此方格内的范围如果不打膨胀液,一定没办法是平的),设定各种参数之后, ARTAS 就会开始逐步钻取毛囊。

但在取发的过程中,并不是医师就完全没事干了。虽然有些经验不足的医师,可能就真的放着让ARTAS 植发机器人自己去钻。但真的有经验的医师,会在过程中评估毛囊钻取的状况,适时再针对钻取的部位或相关的参数设定做调整,以求更好的毛囊钻取品质。

ARTAS 的系统也逐步在更新,让自己的机械手臂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每小时钻取的毛囊数就有可能越多。以近年来的系统版本,根据官方资料,每小时钻取1000-1300 次。而2018 年更新的最新版本9.X 则可以钻取到1500-2000 次。不过请注意,这边说的是「钻取的次数」,并不等于「钻取的毛囊数目」,因为实际上,还是有可能钻取失败,这还是取决于医师的技术、经验,还有患者本身的头皮与毛囊状况。

ARTAS植发机器人有什么好处?又有哪些缺点?

每种技术都一定有优点和缺点, ARTAS 当然也不例外。以目前的使用经验看起来, ARTAS植发机器人被用来取发会有以下的几种优点:

避免了医师钻取毛囊技术不够精良,或者是体力与专注力不足,导致毛囊钻取失败率高的状况

在多数的状况下,毛囊钻取的品质可以得到偏向稳定、一致的结果。

降低了医师在植发手术过程的劳累,有可能提高在其他部分的专注力。

让医师执业年限有机会延长。别怀疑,植发手术是个高度劳力技术密集的手工业。

和FUE 手术一样,没有FUT 手术在切下部分头皮毛囊再缝合后,留下线状疤痕的问题。

ARTAS 的优点存在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缺点,我们列举如下:

虽然说可以较稳定、一致地确保毛囊钻取的品质,但这句话其实是「相对」于一般的医师而言。有些医师手动的钻取毛囊技术,其实是不下于ARTAS 的。

在一些比较奇怪的角度和位置, ARTAS 的钻取毛囊能力,就无法和手动钻取相比,会有所限制。

在钻毛囊的过程中,为了设计上的需要,有时候需要特别钻取不同粗细的毛发,这时ARTAS 也会比较吃亏,还是不如人工钻取来得弹性。

最后,但也是最明显的缺点,就是费用较高。在台湾,只要进行一次ARTAS 手术,就会被原厂收取大约4 万元的开机费用,另外耗材以及保养的费用也相当可观,这都必须被转嫁到客人身上。因此ARTAS 手术的费用,多数会比FUE 的做法高出一截。

另外ARTAS 手术适合的对象,还是比较有限。如果是想要植眉或者是植胡、植鬓角的客人,其实需要的毛囊数并不多,而且毛发的粗细最好要仔细挑过,这种状况下,手动的FUE 钻取就比较有意义。若是不严重的雄性秃,或者是女性发际线植发,其实用FUT 手术可以做到不用剃头发,术后几乎不会被发现。或者是找一个区域用手动的方式钻取也行,数量不多的时候,机器的优势就不容易发挥。因此目前比较适合ARTAS 的状况,通常是比较严重,第四期、第五期以后的雄性秃患者,因为一次要钻取移植的毛囊数目较多,这时才比较有使用ARTAS 来大量钻取的必要性。

想做ARTAS植发机器人手术,诊所该如何选择?

国内拥有ARTAS植发机器人的诊所其实不多,但在选择上,患者还是必须要睁大眼睛。如同上面所述,有些诊所会因为有ARTAS 就大力抨击FUE 手术的不好,这种诊所基本上就很失格。有ARTAS 的诊所就比较好吗?这其实一半对,一半错。通常这种诊所手术量可能比较多,因此能够负担高额的ARTAS 机器费用,但也可能只是投资人比较有钱。在国际以及国内真正的植发专家眼中,只有同时能进行FUT 手术、 FUE 手术以及ARTAS植发机器人手术的诊所,才算技术上真的够格。

因为植发手术其实不只是要求毛囊的「存活率」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种得漂亮又自然。这通常都会需要多种手术方式的灵活搭配,以及医师本身的审美观与经验,才能真正完成一台近乎完美的手术。

另外也别忘了「种发」这个关键的步骤。目前国内钻取完毛发后,有「韩式」以及「美式」的两种种法。韩式种法会使用植发笔针,将毛囊装入笔针后,再由医师一株一株地种入。而美式种法则是先用针在预计要种发的区域打洞后,可能是由医师,但多数会由护理师或技术员再将毛囊塞入打洞的位置。这两种作法在自然度上,多数的专家都倾向韩式的作法会比较自然、适合东方人,但这仍然没有定论。但能够同时执行韩式以及美式两种方式的诊所,才能提供不同头皮状况的患者完整的选择。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区域的头皮,往往还是有不一样的状况,最好还是要能掌握最多种技术,才有办法提供患者最好的服务。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ARTAS植发机器人一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植发手术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果,能够最短的时间内大幅改善外观的方式,但费用还是比其他的作法来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