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人脱发都只秃头顶和前额,而非整个掉光?难道脱发就只秃这两个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脱发的人不是前额秃就是头顶秃。我们通常所见的脱发类型,95%属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典型症状便是前额、两侧额角以及头顶这些部位脱发。那为何脱发总发生在额部和顶部头顶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与头皮的应力有关。2015 年,西班牙学者发表过一篇文献,研究机械应力与雄激素脱发的关系。研究中的图片,左图是研究人员获取的机械应力在头皮上的分布差异,右图是根据汉密尔顿对雄性脱发模式分级过渡区的示意图。图片上颜色越浅代表压力越大,从对比图能发现,头发应力显示的结果与雄激素脱发的表现形式高度重合。由此看出,头顶和两侧额角是应力最大的区域,后枕部和两侧部位的应力最小,脱发也最轻。研究数据表明,头皮的机械应力分布决定了雄激素性脱发的模式,其原理是真皮乳头细胞中拉伸诱导和雄激素介导的机械传导过程,可能是 AGA 发病的主要机制。所以,平时可多按摩头皮,因为按摩能减少头皮对毛囊的机械应力,从而改善或延缓脱发。

当头皮处于紧绷状态时,头皮的毛囊、毛乳头和局部微血管会强烈收缩,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导致头皮生态状况改变,抑制头发的生长功能,引发脱发。香港大学的一篇学术论文提到一种消肿法,研究者发现秃头的头顶呈圆顶形,认为这是头皮皮肤肿胀形成,而正常健康的头顶形状是平顶型。长期持续的头皮按摩,能让头皮从圆顶型变为平顶型,消除肿胀,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使毛发重新进入正常的生长周期。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头皮按摩,若有头皮炎症,就不应采取这种方法。因为头皮炎症由霉菌感染导致,为避免重复感染,不仅不能做头皮按摩,洗头时也尽量别抓挠头皮。总之,按摩头皮对头发有益,尤其配合脱发药物治疗,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其二,便是熟悉的雄激素。我们头皮中的毛囊及皮脂腺是雄激素的靶向器官,雄激素在 5α-还原酶的促进下转化成双氢睾酮,双氢睾酮是导致毛囊萎缩坏死脱发的根本原因。研究显示,头顶和两额部位的 5α-还原酶活性和双氢睾酮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所以,有脱发遗传基因的人,这两个部位的毛囊会逐渐从粗壮的终毛变细变小为毳毛,头发变细变软,最终脱落形成脱发,而雄激素性脱发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

雄激素性脱发的表现特征是发际线后移。许多发际线后移严重的患者都听说过生姜生发。那么,生姜洗发水到底能不能生发防脱?先说结论:生姜防脱生发很不靠谱。一般商家宣传的依据多是说生姜中的主要成分姜辣素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刺激毛囊生长。但现实并非如此,是有依据的。国内外关于生姜防脱的研究不少,研究显示生姜未来的潜力在于抑制毛囊生长,可用于脱毛。国内的广州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曾做过一项关于生姜提取物姜酚对毛发生长的研究,将实验小鼠分成三组,分别在小鼠背上涂抹不同浓度的姜酚提取物,持续数周后观察其背部毛发的生长情况。研究结论表明,6-姜酚可抑制毛发生长,能作为脱毛药物,且抑制效果较好。所以,用生姜生发不可靠。

那么,发际线后移能否长出来?答案是可以的,但要用正确的医学方法,而非随意尝试偏方,比如擦生姜。发际线后移是雄激素脱发中常见的一种脱发表现,雄激素脱发有其独特且明显的脱发特征,很好区分。一般男性雄脱患者中,发际线后移呈 M 型,头顶头发区域呈 O 型,或发际线和头顶贯通,形成倒 U 型,都是雄激素脱发的特征。临床医学上,发际线后移的原因是男性体内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在 2 型 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双氢睾酮,导致毛囊萎缩闭合,毛发变细脱落,形成脱发。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曾发现,缺乏 2 型 5α-还原酶活性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不会有雄激素性脱发。

针对 5α-还原酶、双氢睾酮的特性,医学上有三种方法能让发际线重新长出来。第一是米诺地尔,它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作用于毛囊,刺激毛囊生长;第二是非那雄胺,从内部遏制 DHT 对毛囊的侵害,它是 2 型 5α-还原酶的抑制剂,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降低双氢睾酮对毛发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毛发恢复自然生长;第三种是植发,比如典型的 M 型发际线,后移部位头皮已十分光滑,说明毛囊已萎缩闭合,使用药物作用不大。此时,医学上有效的方法就是植发,通过植发调整发际线能达到持久效果,植入的毛囊会继续生长,起到下拉发际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