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就是皮肤的毛囊出现发炎,毛发生长处就存在毛囊。毛囊炎一开始是毛囊周围的红色突起(医学术语为丘疹)或内含白色粉刺的丘疹,一般口语所称呼的「痘痘」就是一种典型的毛囊炎。根据感染病原体的差异,可分为细菌性毛囊炎及霉菌性毛囊炎2类。毛囊炎好发于夏季,此时比其他季节更容易闷热而增加感染的机率。毛囊炎成因多元,不同部位的毛囊炎成因也有所不同,例如:头皮的毛囊炎与个人体质、过度洗头关系较大;屁股的毛囊炎则可能与流汗关系密切相关等。

什么是毛囊炎?

一般毛囊炎可以自行痊愈,一般说来较常见是1-2周内就会好转痊愈。如果毛囊炎反覆发生、长期没有痊愈,或化脓部位扩大,出现大片含脓的皮肤病灶,需要进一步就医诊治。毛囊炎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的差异可以分为浅表性与深层性,深层性的感染有时会出现疤痕或黑色素沉淀,让病人愈后对于皮肤外观十分苦恼。治疗毛囊炎主要根据致病微生物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加以治疗,切莫使用未消毒的双手随意抠抓,导致皮肤进一步感染,因而导致蜂窝组织炎等更为棘手的皮肤感染问题。

毛囊炎症状

毛囊炎常会发生皮肤搔痒和红肿,之后会形成红色的小突起(丘疹),其中有可能带有粉刺。有些病人的丘疹有可能会肿胀、化脓形成脓疱,严重时数个脓疱有可能形成巨大的肿胀区域,这时皮肤患处会有较明显的胀痛、灼热感。部分深层的毛囊感染有可能会造成毛囊死亡,即使恢复后也无法长出毛发。

毛囊炎进展

1、毛囊炎初期可能皮肤毛囊处没有任何不舒服,或仅出现轻微搔痒、皮肤红肿等症状。

2、毛囊若持续发炎,毛囊周围会持续发痒,并形成具有明显灼热与疼痛感的红色突起(丘疹),或是形成内部带有白色粉刺的丘疹。

3、发炎部位若是持续发展,会形成明显凸起肿胀的皮肤结节或囊肿,几天后会逐渐成熟并开始软化,中央位置会有黄色的化脓现象,即是一般所称的脓疱。

4、脓疱可能在轻触或用力挤压后,就会破裂流出血水或脓液,之后伤口将逐渐愈合,这段过程可能会自愈。如果脓疱或发炎的范围扩大,此时5、最好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手术引流,以避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脓疱如果太大或久不软化,也可由皮肤科医师进行诊断决定是否进行引流,降低日后感染的风险。

毛囊炎并发症

1、黑色素沉淀、疤痕:毛囊炎如果引起深层感染,痊愈可能会造成皮肤黑色素沉淀、产生疤痕,影响到皮肤的外观。部分体质特殊的病人,可能会因为疤痕导致蟹足肿,此时最好由专业的皮肤科医师进行诊治。

2、脱发、秃头:反覆发作可能形成慢性毛囊炎,严重会导致毛囊的死亡,出现脱发、秃头等问题。

3、蜂窝组织炎窝组织炎:皮肤感染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蜂窝组织炎的出现,建议此时最好就医接受治疗。极罕见的病例会出现更进一步感染,导致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例如菌血症、败血症,此时会有死亡的风险。

毛囊炎常见致病原因

毛囊炎的成因,大多与气候闷热、容易流汗、过度磨擦刺激、个人体质(例如:免疫力低下或过于肥胖的族群)或卫生习惯等造成毛囊损伤有关。此外,使用不恰当的化妆、保养品,甚至是药膏,也有可能引起毛囊炎。不同部位的毛囊炎可能有不同的成因:

1、头皮处的毛囊炎:头皮是人体毛囊最丰富的地方,头皮毛囊炎多与个人体质、过度洗头、闷热或生活作息有关。

2、前胸、后背与屁股的毛囊炎:多是常流汗的个人体质,常和天气湿热有关。

3、大腿处毛囊炎:多是牛仔裤与腿毛磨擦所引起。

4、上臂处毛囊炎:个人体质让毛孔容易角质化,阻塞毛囊导致发炎。

5、长期使用口服或外用的类固醇或抗生素:前者会降低免疫力、让皮肤保护力降低;后者则会造成正常皮肤的细菌减少,而让坏菌增加,同样也会导致毛囊炎。其中长期抗生素使用,容易让霉菌在皮肤上坐大,因而引起霉菌性毛囊炎。

毛囊炎种类

毛囊炎也可根据影响到皮肤的程度大致分为两大类型:浅表型毛囊炎与深层毛囊炎。

常见的浅表性毛囊炎如下:

1、细菌性毛囊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原本就存在病人皮肤上,主要是透过伤口入侵,感染后容易造成白色、充满黏液的脓疱。另一种是绿脓杆菌,它也是自然界无处不在的细菌,感染途径主要透过游泳池、三温暖,甚至是温泉,氯并不一定能够有效的消灭此种细菌。病人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1-2天,会引起红色发痒带有明显凸起的圆形红疹,需注意不要抓破以免引发更严重的皮肤感染。

2、霉菌性毛囊炎:主要是由一种在正常皮肤会出现的霉菌─皮屑芽孢菌所引起,过度繁殖时可能引起疾病。常发生的区域在背部与胸部,或延伸到颈部、手臂等处,主要会形成红色发痒的疹子,严重时会发展成脓疱。

3、假性毛囊炎:主要由于毛发倒插引起的毛囊炎,可能是刮胡子时过度拉扯毛发或刮伤皮肤导致毛囊受伤发炎所引起,与病原体感染无关。

常见的深层性毛囊炎:

1、细菌性毛囊炎:部分严重的细菌性感染会伤害到毛囊,导致毛囊死亡等问题,会造成患处日后无法再长出毛发。

2、化脓性毛囊炎:毛囊炎如果影响到皮肤深层时,会形成明显肿胀的皮肤结节或囊肿,之后会软化并在中央处出现化脓的现象,此种毛囊炎即称为化脓性毛囊炎。如果产生两个脓疱,则有可能进一步结合成更大脓疱,此时治疗也会更为棘手。

毛囊炎高危险群

1、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包含:慢性病如糖尿病人、爱滋病的族群等。

2、肥胖的族群,因为增加皮肤摩擦的机会而容易得到毛囊炎。

3、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

4、经常身处高温、潮湿、不通风、环境脏乱的族群。

5、过度摩擦或刺激皮肤的人,例如洗头发太过用力、刮胡子不小心刮伤等,造成毛囊损伤而容易感染细菌。

6、过度使用油性化妆品、保养品、发蜡、发胶的人。

7、职业中不断接触沥青、煤焦油、矿物油等物质的人。

8、1、长期采用一些特殊治疗的族群,如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的病人、将伤口过度包扎不透气等,引发毛囊炎的机率也较高。

毛囊炎预防重点

1、减少穿紧身衣、裤,造成皮肤过度摩擦而引起毛囊炎。

2、避免皮肤长期处于高温、潮湿、密不通风、卫生不佳的环境,例如长时间戴手套工作。

3、洗头时不要过度用力抓扯、刮胡子时避免刮伤,尤其避免过度拉扯到皮肤。

4、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的清洁。

5、依照自己的肤况选择适合的保养品,避免使用过度油腻的乳液、防晒产品,头部产品如发胶、发蜡使用后也要适度地清洁,减少毛囊阻塞发炎的机会。

6、洗三温暖、温水游泳池或泡温泉等活动时,需注意环境是否干净。

毛囊炎诊断方式

诊断上医师主要依赖患处的皮肤症状作为判断的依据,也可藉由皮肤镜或皮肤切片来做进一步厘清可能的病因。

毛囊炎治疗

一般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毛囊炎通常是会自己慢慢痊愈的,一般说多是1-2周内就会好转痊愈。少数严重的感染情况必须加以治疗,医师在治疗上需要区分是细菌性毛囊炎还是霉菌性毛囊炎:

1、细菌性毛囊炎:轻微的细菌性毛囊炎会选用含有抗生素外用药膏来进行治疗,医师可以视病人的感染情况,斟酌使用口服的抗生素来协助治疗,同时也可以搭配去角质化与抑制发炎的外用药剂,来协助缓解症状与改善病情。

2、霉菌性毛囊炎:如果没有使用能杀死霉菌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还可能还让病情更加严重。目前透过口服、外用的抗霉菌药物或清洁剂,例如洗发精来进行治疗。

毛囊炎照护重点

1、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并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

2、适度清洁,若在医师评估后认为有需要可选用具有杀菌效果的肥皂或沐浴乳。

3、定期以热水清洗贴身衣物及毛巾、床单,可以避免贴身用品因长期未清洁而孳生细菌。

4、容易有毛囊炎的族群,不要穿着过于紧贴的衣物,降低衣物摩擦皮肤的机会,并选用透气的材质,让皮肤维持在清爽干燥的状态下,就可避免毛囊炎复发。

5、假性毛囊炎的病人(容易出现毛发倒插的特殊族群),建议不要过于频繁的除毛、减少刮胡子的频率、依照毛发生长的方向来刮除以减少刮伤皮肤的机会,并要定期更换除毛的工具。

6、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维持良好的睡眠品质,注重自我压力调适,保持心情愉悦,以根绝毛囊炎复发。

毛囊炎就医准备

就医前,病人和家属应该知道:

对于病人的症状,医师认为的诊断是?

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吗?

毛囊炎是怎么得到的?

治疗方法有哪些可选择?不治疗会怎么样?

毛囊炎还会继续恶化?会对身体造成那些问题?

生活需要注意那些事情?需要调整饮食或生活习惯?

何时要复诊或进一步检查?

疾病发生部位

只要有毛发生长的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毛囊炎,尤其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处,例如头皮、背部、胸部、肩膀、脸部、臀部等处。

看诊科别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