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曾经回答过不少关于植发的问题,其中包含许多植发过程的视频动图等,经常有发友问我,视频中的小白点是什么?看起来有点吓人,是不是不正常?

老徐多次在文章中使用过的视频素材

为了不伤到毛囊,取发器的口径一定要大于毛囊才行,一般脱发患者后枕部毛发的直径大概在0.07mm~0.09mm之间:

而目前取发器械的口径则在0.6mm~1.0mm左右,差距在十倍以上,因此,毛囊周围带出“白点”太正常了。

这些“白点”包含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毛囊周围的组织,主要是皮脂腺和脂肪:

毛囊解剖示意图,植发取出来的部分大约是红圈所示的部分

因为国内对于卫生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会允许在无菌的手术室内拍摄这类视频,所以老徐一直以来使用的资源都来自国外。国内的植发手术,一般不会带有这些组织和脂肪一起种植上去,在种植之前都会有一个分离的过程:

分离不分离毛囊,主要有三点区别。

第一是美观度。

前段时间我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题目叫做“植发有什么用”,其实植发就是能够让你变美而已。植发属于医美项目,医疗美容顾名思义通过用药打针或者手术帮你实现这个目的。种植前去掉多余的脂肪,可以让种植区看上去更加清爽,自然,这将伴随整个植发的术后围护期。

去除脂肪和不去除脂肪刚手术完的情况:

左为不去除脂肪效果,右为去除脂肪的效果

第二是密度。

老徐曾经在之前的回答中多次提到头皮张力的问题。主要想表达的意思为:头皮是有张力上限的,如果创口贴的太密,会超过头皮所能承担的范围。因此,如果想要种植的密度更高,需要做到的就是尽量使创口变小。

举例来说:

创口越小,可能种植的密度就越大。尽可能的去除脂肪后,毛囊变细,操作空间也就越大。

第三是成活率。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去除毛囊皮脂腺,能够得到提高存活率的结果。

早在1997 年 Robinson 教授曾经通过对小鼠触须的毛囊实验就已经发现小鼠触须毛囊上 1/3 切除后可促进毛囊生长。当时他的观点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毛囊上 1/3 切除后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容易渗入到毛球部,二是切除部分包括了皮脂腺,它可能对毛发生长有抑制作用。

无独有偶,1999 年,范卫新主任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

本研究中发现,毛囊上 1/3 切除组毛发生长优于毛囊上 1/3 切断后混合培养组,从而证实被切除的毛囊上 1/3 部分可能分泌某些可溶性因子,抑制毛囊的生长。

一篇于2014年6月发表在《中国医学创新》上的研究发现:

26 例 AGA 患者中有21例顶部皮脂腺、汗腺 AR表达阳性,表达率均为 80.77%;5 例枕部皮脂腺、汗腺 AR 阳性,表达率 19.23%。10 例非脱发者顶部皮脂腺、汗腺 AR 表达阳性 2 例,表达率 20.00%,三组标本间皮脂腺、汗腺 AR 表达有显著差异。

这意味着头顶部毛囊的皮脂腺、汗腺中的高AR表达,在雄脱的过程中可能也起着一定作用。

其实,国外的手术之所以大多数不选择去除脂肪和皮脂腺,主要还是因为人工的问题。由于人工成本高,国外一台手术算上医生和护士撑死三个人,考虑到毛囊在体外存活时间的问题,根本来不及做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在这两个问题中做了取舍。除非是非常高端的机构,才会坐这项处理,从这点去看,其实国内脱发患者吃了一波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