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发友都在向头发菌咨询关于保列治治疗脱发方面的问题,由于保法止的价格比保列治贵一些,所以很多发友都想用保列治来代替保法止。

从规格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5mg的分成5份不就是1mg了吗?”听起来,确实挺有道理。

效果一样还省钱,似乎非常划算,但这个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5÷5=1的问题。

01

1mg和5mg的非那雄胺区别

实际上,非那雄胺5mg和1mg可并不只是两种规格,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5mg用于治疗前列腺炎,而1mg则是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成分相同,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物。最一开始,市面上只有5mg的非那雄胺(即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保列治),并没有1mg的存在。

后来在研究中发现服用患者的头发出现发量增长的现象,默沙东公司就着手开始临床验证、上市。

就这样,1mg的非那雄胺诞生了(保法止),并且经过美国FDA的认证用于脱发治疗。

这也能说明,5mg的并不能代替1mg使用。换句话说,如果5mg能完美替代1mg,为什么还要发明1mg出来呢?你品,你细品。

药物标准规格的确定,往往需要一个非常严苛的过程和大量的医学试验验证,所以最终某种药物的规格,绝对是经过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完美平衡点。

02

切割5mg使用的效果及后果

其实,关于两种药的区别,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了解的,只不过并不清楚这样效果如何、又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下面要详细介绍的是——切割5mg的非那雄胺效果和安全性究竟如何?

切割5mg的效果如何?

仅仅从规格来看,手动切割也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借助割药器也很难完美五等分,这块切多了,其他部分就得少。

今天多了, 效果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是明天少了,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默沙东临床试验认为,1mg的非那雄胺是最适合脱发的规格,即使不考虑副作用,效果和5mg非那雄胺也差异不大。现代文献也大多达成共识,1mg和5mg非那雄胺治疗脱发效果没太大差异。

但如果规格低于1mg,效果的差异就会非常大。有文献进行了相关研究,AGA患者前24周每天服用1mg,后24周改为每天0.5mg,对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前24周,1mg非那雄胺治疗有效率大约是52%;后24周,服用0.5mg的非那雄胺有效率降低到37%,这个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切割后使用,很明显会导致用药效果不稳定、有效率降低的问题。

切割5mg的安全性

在效果方面,5mg和1mg的差距并不大,但副作用方面可就有差距了。更高的规格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副作用概率,研究显示,长期使用5mg的副作用概率明显高于1mg。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效果差不多,还要再确定一个新规格来用于治疗脱发的原因。

但基于是切割,所以副作用的问题也许没那么大,但药物可并不是能随意切割的,可能存在隐藏的风险。

一般来说,如果一种药物可以切割使用,在生产过程中药片中间会有切割示意线。而非那雄胺上可没有这道线,这也能充分说明在研究上市时,就没有考虑切割的可能性。

(可以切割的药物长这样)

药物切割后,如何存放、是否会氧化、和其他物质产生反应,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些都是未知数。你确定,吃个药要把自己置于这种未知的危险境地吗?

综合以上几点,结论已经非常清楚,不建议切割服用。

1、效果方面:效果不稳定、有效率降低。

2、安全性方面:增加未知风险。

最后,奇怪的是,很多人在提到非那雄胺副作用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时,往往非常担心;结果到了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又忽略了可能增加的副作用。不得不说,人类真是个矛盾体。

也许这两部分人并不是同一拨人,但也能说明,大家对待药物的态度要么过分妖魔化、要么过分不在意,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

毕竟,药物就是药物,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谨慎用药、科学用药。正确看待药物的效果与副作用,遵循医嘱和说明书的规格用量,不要自行尝试、改变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