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即脂溢性脱发,又称男性型脱发(MPA)。此别称结合一些错误的网络资料,很容易造成“女性不会患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意识。实际上雄激素源性脱发在男性,女性身上均可发生。

雄性激素源脱发会发生在女性身上吗?

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相对于男性而言发生的概率稍低,程度较轻,病程较慢,而且在早期较难判断。多发于20岁之后,50岁达到峰值。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伴或不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有许多因素,如药物摄入,营养状况,疾病,心理等都可能影响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发生。其中3-4成女性合并内分泌异常,部分可伴有痤疮、多毛等雄激素异常表现。

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表现?

女性脂溢性脱发,一般均比男子出现的晚、发展慢、症状轻。主要表现为头发稀疏,尤其是头顶部表现比较明显,有时可表现为一种缓慢发展的弥漫性脱发。患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女性一般不会发展至全面脱发,仅毛发直径呈进行性缩小,毛发长度会变短,颜色变浅。典型的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表现为顶固侧或额顶部弥漫性脱发,前额发际线较完整。

哪些女性容易患雄激素源性脱发?

1、职业女性。因慢性精神压力及体力压力等,可能造成女性体内雄激素增加,头部毛囊代谢受雄激素抑制,终造成毛囊萎缩,变小,生长期缩短等变化,引起雄激素脱发。

2、更年期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激素平衡发生紊乱,激素平均暂时为雄激素较多。毛囊受雄激素影响,可引发类似男性型脱发的头发脱落。更年期短者,因激素水平变换快,脱发现象发生较快且明显。更年期较长者,因激素水平变化缓慢,则脱发进程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