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供体优势理论

50多年前,纽约皮肤外科医生的Norman Orentreich提出的头发移植重要的理论:donor dominance theory(供体优势理论)为植发技术奠定了基础:

毛发具有自己的特性,毛发的特性决定于它来自哪里,而不是被移植到了哪里!

也就是说:

将后枕区具有长寿特性的毛囊提取出来,种植到前额,后枕区的毛囊会保持长寿的特性,在前额存活下来,并且不易脱落。

这个理论提出之后,毛发移植就被列为秃顶治疗的常规方式,即使植发不那么完美,但是植发绝对可以改善。

02

机器人植发时代

但是在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毛发移植依然未被普及,极少的脱发人群会选择毛发移植技术。

原因只有一个:费用高。

医生需要长时间在显微镜下提取毛囊,毛囊需要一个一个提取,一次植发手术提取毛囊至少需要2000单位,提取毛囊和种植毛囊绝对是个技术活。

但植发的需求是巨大的,脱发的人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形象。

所以机器人植发开始走上植发的舞台,目前机器人就可以在剃光头发的头皮上找出合适的毛囊,然后一次一个地将它们提取出来,机器人提取毛囊手术过程中力度均衡,出血少,毛囊也无需剥离,机器人知道合适的替代毛囊在哪里,如何提起以及把替代毛囊植入哪里。

到目前为止,机器人只能做到提取毛囊,不过研究人员相信,到2020年机器人将学会如何把毛囊种植下去,这样机器人将学会整个毛发移植手术。

如果是这样,机器人将代替人工植发,植发手术的人工成本将会更低,植发手术将会更加普及。

真的会是这样吗?

真正的普及机器人植发将是一个漫长过程,早在2007年机器人植发就火过一阵,好像机器人植发马上就要普及,到了十几年后的今天,机器人种植依然在研究阶段。

机器人提取毛囊的成功率目前只有70%,远低于人工,提取技术目前远远不成熟。

机器人器械的购买和使用费用也是一个拦路虎,机器人目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新的东西价格都是不打折扣的,机器人植发真的退出市场的话价格一定比人工还贵。

机器人植发技术是国外发明的,主要还是因为国外的人工较贵,阿里王子一次植发就花几十万,主要的费用还是医生人工的费用,但中国最近两年植发越炒越热,各大机构目前有打价格战的趋势,植发手术平均单价在1.8万,如果遇上植发机构的活动可能更低,至少在中国,植发机器人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某个植发机构推出机器人植发的噱头,请各位发友慎重。